科組地帶

佛學科

佛學與數字

【一念不生】心中亳無雜念妄想,乃是超念慮的境界。
 

【一切有情】一切有情識的動物。
 

【二足尊】又名兩足尊,是佛的尊號,因佛在有兩足的有情中是最尊貴者。
又佛福慧兩足,故被稱為二足尊。

 

【二種寂靜】身寂靜與心寂靜。身寂靜是捨家棄欲和離開喧鬧的都市到一個寂靜
的地方去閑居,身方面的惡行,一切不作;心寂靜是杜絕貪瞋痴等諸煩惱,修習禪定以使心不散亂,意方面的惡行,一切不作。

 

【三世】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。凡已生已滅之法叫做過去世,已生未滅之法叫做現在世,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來世。
 

【三界】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,上自六欲天,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,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;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
 

【四恩】父母恩(家庭)、眾生恩(社會)、國土恩(國家)、三寶恩(宗教)。
 

【四弘誓願】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腦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。此四弘誓願是菩薩所立,凡是大眾行者皆宜牢記和實踐。
 

【六道】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因此六者是一切眾生乘業而趣向之處,故又名六趣。
 

【六度】六種行之可以從生死苦惱此岸得度到涅槃安樂彼岸的法門,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。布施能度慳貪,持戒能度毀犯,忍辱能度瞋恚,精進能度懈怠,禪定能度散亂,般若能度愚癡。
 

【七眾】 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摩那、沙彌、沙彌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。前五眾是出家眾,後二眾是在家眾。
 

【七種語】佛所說的七種語,即一、因語,於現在因中說未來之果。二、果語,於現在果中說過去之因。三、因果語,對著一件事既說因又說果。四、喻語,即作種種的譬喻。五、不應說話。六、世流布語。七、如意語。
 

【八福田】佛、聖人、和和尚(受業本師)、閣梨(受業昤教授威儀的阿閣梨)、僧、父、母、病人。佛、聖人和僧屬於敬田;和尚、閣梨和父母屬於恩田;病人屬於悲田。如果有人能夠恭敬供養上述之八種人,就可以得到無限的福報,所以叫做福田。
 

【八正道】又名八聖道,即八條聖者的道法。一、正見,即正確的知見。二、正思惟,即正確的思考。三、正語,即正當的言語。四、正業,即正當的行為。五、正命,即正當的職業。六、正精進、即正當的努力。七、正念,即正確的觀念。八、正定,即正確的禪定。修此八正道,可證得阿羅漢果。
 

【九蓮】 九品蓮台,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淨土。
 

【九華山】山名,在中國安徽青陽縣西南四十里,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,相傳是地藏菩薩的道場。
 

【十種方便】 布施方便、持戒方便、忍辱方便、精進方便、禪定方便、智慧方便、大慈方便、大悲方便、覺悟方便、轉不退法輪方便。

 

佛陀十大弟子